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

阅读:0
听报道
我刚读完一本英文书,Too Good To Be True,《好到令人难以相信》。故事讲的是纳斯达克的前任主席麦道夫的行骗人生。他总是有贵人相助。( 作者:  Erin E. Arvedlund )

也许从六十年代开始,他一直经营自己的证券公司,一直在科技前沿,他用计算机交易颠覆了股票交易大厅的传统叫卖。他温文儒雅,细身慢语,深得证监会(SEC)的众官赏识。早期,他的券商业务做的很不错。不过,他一直在自家的券商背后做着一个资管业务。

在犹太富商圈子,在慈善圈子,在很多高端的社交圈子,后来在欧洲贵族圈子,他不断以"掉胃口"的方式,吸引资金:你需要达到一定的社会地位,有一定的实力,才有资格让他管钱。而且,他的"基金早已封闭",不再接纳新钱。如果你实在希望加入,也许可以恳求他的几个经理人。你需要开后门才能加盟,如果你需要撤资,随时请便。他的回报率从来没有低于年化10%,几十年如一日,他经常有高达20%多的年化收益率。他的投资方法:split-strike conversion。很多次,连他自己都讲不清楚他的策略。但是,骗子并不需要说服天底下的所有的人,说服部分人足矣!

实际上,他从来没有把你的资金进行投资。他只是存在一家银行,用源源不断的新钱支付老投资者的赎回和投资者每个季度的"收益"。当然,很多投资者选择长期留在这样一个"优秀基金里",年复一年滚雪球,永不赎回!

2008年底,美国次贷危机席卷全球,一众客户都因为恐慌,希望收回资金。麦道夫的骗局坚持不下去了。他的"基金"规模高达670亿美元,而实际上账上空了,根本没有钱!全部作为投资收益陆陆续续付给了老的投资者。

今天,麦道夫正在服役。但是,故事的妙处在于,骗子如何获得很多的贵人相助。

(1)他的融资经办人们在过去30年获得了几十亿美元的丰厚手续费。对!几十亿美元。慷慨不是没有效果的。

(2)他的家人都在他的基金公司工作,每人每年仅吃喝玩乐的签单都有几十万美元。

(3)他的有些大客户明明知道他的业绩"好到有点问题",但是,利欲熏心,选择了不问,不见,不听。有一位经验丰富的投资者,Jeffry Picower, 曾经是律师和会计师。他早就看出了麦道夫的骗局,但是竟然鼓励麦道夫编造交易记录。比如,Picower 本来是5月份才到麦道夫的基金公司开户,但要求麦道夫伪造两个月前的交易记录(买入了多少 IBM 股票,等等),他在1999年从麦道夫公司的投资回报率高达950%。他只是偷乐。在十多年内,他不断投资于麦道夫的基金,也不断抽回资金(和 "投资收益"),高达72亿美元。注意:72亿美元!

长期以来,有些人怀疑麦道夫的基金业务占经纪业务的客户的便宜(front-running)。结果,基金投资者不仅不因此避开麦道夫,反而,认为,"麦道夫做坏事,是为了咱们"。这个隐含的假定反而成了他的基金的卖点之一。

这让我联想起某些PE基金的做法。如果他们发现自己投资一个失败的公司,怎么办?帮这家公司作假,共同欺骗新的投资者,和 IPO 以后的公众投资者,但愿自己能够解套,胜利大逃亡。

(4)他的女儿嫁给了证监会某官。证监会从2000年以来不断接到举报,也进行了六次检查,就是查不出问题。2006年,证监会甚至命令麦道夫把客户的股票交易记录交出来。他交了。那全部是凭空捏造的交易记录。比如,IBM的股价从来就没有到14美元。但是,这没有关系,麦道夫的交易记录上就明明打印出2006年3月2日,用14美元买入200万股的 IBM 股票,等等。就这样的记录竟然蒙混过关。举报者只好哀叹,天下的坏人啊,别怕,官员们实在不懂,实在太笨!

书中描绘证监会的官员们,名校法律系毕业,对投资实务"半通不通",很多人甚至不会使用 Bloomberg。他们薪水低,官气大,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。镀镀金,只等几年以后,到投资银行挣大钱。









0

话题:



0

推荐

张化桥

张化桥

1392篇文章 2年前更新

香港慢牛投资公司董事长。瑞士银行11年 (研究主管/投行副主管)。86-89年任职人行总行。五年(2001-05)"机构投资者"杂志评选的中国分析师第一名。

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