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

阅读:0
听报道
上周,我到某金融研讨会的会场会友。好心的主持人让我也讲讲。我讲了两点,大家可能扫兴(因为会议的主题是金融创新!)。真的抱歉。

(1)二战以来,欧美银行回报率高,增长快。后来,增长放缓,好资产越来越难求。怎么办?降低信贷标准,并加大杠杆(增加表外资产,和衍生工具)。结果是2008年的次贷危机。我的老东家(瑞士银行)2007-08年差点壮烈牺牲。2009年, 某大国主权基金抄底摩根士丹利, 亏了多少钱, 大家知道

瑞信,德银,巴克莱等等,一直拒绝大幅撇帐,硬撑。近几年(特别是去年下半年以来)他们发现撑不下去了。2008年以来,他们一直空喊要瘦身(即,减少资产总额),但是速度很慢。为什么?处置资产就会暴露那些信贷资产和衍生品的大幅亏损。不处置还可以自欺欺人,一处置就是一个大黑洞。很多资产的账面价值严重高于实际的市场价格。现在,他们被迫增发新股以补充资本金不足,但是,股价如此之低的时候,他们又不舍得"摊薄"。早知如此,何必当初?2009-2010年股价反弹时,他们本来可以处置资产,并且增发新股。但是,他们死扛着。哦,目前困难重重的还有一大批银行,包括汇丰银行和渣打。

(2)中国信贷市场的今天很象欧美国家的九十年代。大家在追求资产总额,和利润总额,攀比市场份额:面多了加水,水多了加面。没有人愿意考虑"瘦身"。现在,有些资产的价格下跌了,大家不肯割肉,希望等它反弹。但是,如果反弹不出现呢?会不会有放贷机构因为资产贬值而变成负资产?

我的结论:少亏就是赚,减债才能保全身价(没有掌声)
话题:



0

推荐

张化桥

张化桥

1392篇文章 2年前更新

香港慢牛投资公司董事长。瑞士银行11年 (研究主管/投行副主管)。86-89年任职人行总行。五年(2001-05)"机构投资者"杂志评选的中国分析师第一名。

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