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

阅读:0
听报道

最近,我读了两本关于当今世界经济困局的英文书。一本是安联集团(Allianz)的首席顾问 Mohamed A.El-Erian 的新书,The Only Game in Town,《央行是当今世界的唯一玩家》。这本书出自名人,但无新意。不过,我还是把它归纳给大家。

另外一本是很有意思的旧书。它是野村证券的辜朝明(Richard Koo) 2009年写的。The Holy Grail of
Macroeconomics。他讲1990年以来,日本的"资产负债表衰退",并且把这个概念应用到美国的1929-31年的大萧条,以及今天的世界。

先谈辜的书。他说,日本在1990年以前,经济腾飞,人民信心爆棚,负债过高,炒房,炒股和做生意。但是,当1990年,房地产和股市崩盘之后,他们马上发现自己要么是"负资产",要么并没有很多钱。为了保全身价,大家纷纷减债。不管利率多低,银行多么殷勤,绝不再借,能归还的债务马上归还。这个过程用了十多年的时间才完成,而且很多人的"野兽精神"也被打掉了,心有余悸,不敢再随便借款投资炒这个那个的。

在这种情况下,货币政策没有任何意义。降准降息,和巴结借款人等,都没有用。大家一门心思减债。由于企业亏损可以在未来7年用利润抵扣,由于股市楼市的投机的减少,政府的税收的减少必然大于GDP的下降幅度。

1990-2005年的15年时间里,日本的名义GDP 累计增长了13%,但是,税收收入却从61万亿日元下降到49万亿日元!

所以,财政赤字一定严重。IMF,OECD以及各国专家们纷纷出坏主意,建议日本加税,平衡预算。还有很多人建议"结构性改革"。辜先生认为,这些人全是胡说八道!

这时,财政应该更加进取!这个时候不发生赤字,难道经济兴旺的时候发生赤字吗?财政需要进取的另外一个原因是,货币政策在这个时候已经被废掉了。(你可以用绳子拉东西,但是不能用绳子推东西。)

辜先生声称,他不是凯恩斯主义者。他只是在发生"资产负债表衰退"时,才建议加大财政的力度,而普通的经济萧条都可以用货币政策来解决。

经济上升时,货币增长,因为信贷有派生的倍数。但是,在资产价格大跌时,大家为了保全身价,尽量减债,这就发生了"信贷的倍数下降"。如何应对?只有财政支出才可以抵消这种螺旋式下降。减税的效果不明显,因为,人们会用减税的好处去减债。但是,加税显然不行。

有些政府希望盯住通胀指标(CPI)来调控经济。结果很失败。比如,1990年日本资产价格崩溃,但是,一直到1993年日本还有通胀。通胀并不代表股票和房地产的价格没有下跌。人们纷纷减债时,根本不看通胀指标,而是看资产价格。

那15年(1990-2005年), 是财政把日本救出来的。很多人反问,财政刺激那么凶,为什么日本经济停顿了15年?但是,如果没有财政刺激,日本经济会出现严重收缩!

关于美国的1929-31年的大萧条,辜先生的数字也显示,状况跟日本的1990-2005相似。"信贷的倍数下降"是根本问题。联储虽然大力扶持,但是,效果不明显。

我本人的看法:现在全世界(含中国)政府都是负债累累。很多人得出结论,这些债永远无法偿还。多新鲜啦!我看有些国家会用通胀把负债消灭,还有些国家会等到某个时候一笔勾销,或者央行买单,接货。另外,希腊一个小国,经济不振,也没有高科技,它欠下的欧盟各国和 IMF 的巨债显然只有一笔勾销,大家还在谈判来,谈判去,不是浪费时间吗?中国如果出现资产价格崩盘,真不知道多少人(和企业)会变成"负资产"。我们会不会出现日本的情况?

再谈《央行是当今世界的唯一玩家》这本新书。作者就是"新常态"这个词的发明家,曾经在太平洋资产管理公司 PIMCO 担任CEO。它的书名也非常精准的抓到了今天世界经济政策的核心。是啊!全世界疯狂降准降息,把央行用到了极端。以后还有退路吗?下个危机来临时,还有空间再降准降息吗?或者更多的QE?

我认为此书没有新意,因为它把当今世界归为十大问题:要重振世界,必须解决这十大问题。这相当于没有重点,面面俱到。也就意味着没有深度。

这十大问题是:低增长,高失业,贫富悬殊,信任危机,政府瘫痪,世界竞争格局发生重组,移民危机,金融风险,资产价格泡沫化,政治不稳(中东等地区)。对每个问题,作者都做了一些分析。但是,我没有抓住一个"宝"。

这也是很多名人著作的一个通病。我读了格林斯班的两本书,竟然没有一点收获:洋洋撒撒,漫天游。我甚至没有弄明白他的中心思想。第一本是他刚从联储主席的位置上退下来,他祝贺自己为全世界经济做出了巨大贡献。那时,美国次贷危机尚未爆发。他还可以吹牛。可是,一年后,次贷危机打了他一记耳光。所以,他的第二本书就多了一点谦恭,当然更多的是诡辩,轻微的诡辩,弱弱的诡辩。

最近,英格兰银行的退任行长 Mervyn King 也写了一本书。里面完全没有他如何"站在高山上,拯救英国以致全世界" 的豪气。我在伦敦的书店里翻了半天,决定不买。我倒是希望他谈谈他工作的内幕之类,但是,他没有。美国联储主席伯兰克在退休以后写的书,我翻了半天,也不想买。他(和众人一样)既没有预见到次贷危机,在应对政策上,也长期滞后。关键问题是,他根本不想承认这一点,也不想深刻剖析这件事。这种绕来绕去的书,我见多了。

倒是英国银监会+证监会的前主席 Adair Turner 写的有深度。Between Debt and the Devil。我写过书评,"打到银行,颠覆经济学" (书评)。他的核心思想尖锐,清晰,痛快。




话题:



0

推荐

张化桥

张化桥

1392篇文章 2年前更新

香港慢牛投资公司董事长。瑞士银行11年 (研究主管/投行副主管)。86-89年任职人行总行。五年(2001-05)"机构投资者"杂志评选的中国分析师第一名。

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