昨天的英国金融时报有篇长文,讲中国有些地区性银行的坏账已经把净资产摧毁有余。它还点名道姓,列出了这些银行的伤残细节。但对中国人来讲,这不是什么新鲜事。1998-99年,五大国有银行也基本上处于负资产和空转状态。八十年代初以来的信贷狂奔产生了过多的坏帐。
当时,政府的方案是成立信达资产管理公司等四大“坏银行”,把五大国有银行的坏账搬走。同时央行和财政部又对几乎空壳的五大银行注资。这一直被世人称为壮举。但是,多年来我一直写文章唱反调。我认为那是一个巨大的錯誤,是今天全中国浸泡在信贷污水中的根源之一。比如我2013年在英国经济学家杂志的文章。下面有链接。
试想,当时的五大银行虽然处于负资产状态,但是流动性从无问题,而且老百姓也并不知道它们已经瘫痪了。更重要的是,其实老百姓即使知道,也别无选择。反正跟它们打交道就等于跟政府打交道。存款的安全根本就没有问题。
如果政府当时不成立信达资产等四大坏银行,也不给五大国有银行注资(实际上都是印钞票,空气币,高能货币),那么,五大银行的生存和全国的金融安全也根本没有问题。但是,由于大量的坏帐无法收回,因此,五大银行的放贷能力就会受到资金的限制。这也是芝加哥的货币主义学派所倡导的不干预政策:保持稳定的货币供应量,让坏帐调节银行的信贷能力。在一个没有央行的理想之国,事情就是这样。
如果没有信达等等,中国今天就不会浸泡在浩瀚的信贷污水之中。从2000年以来,五大銀行由于得到了注资,又由于央行的“再贷款”(其实是原始贷款,和赤裸裸的印钞和高能货币),中国每年的广义货币供应量以20-30%的复合增长率狂奔了多年。
这十几年,很多大小银行上市融资,又极大地扩充了银行系统的产能。而银行的资产出表更是罪大恶极。考虑到银行的坏账核销不足,实际上,正如英国金融时报的文章所言,中国的银行系统的资本足率从来就是极低的,而信贷扩张的倍数是极高的。
怎么办?这次咱们千万不能让某些地区性的烂银行增资扩股。坚决堵住它们的融资渠道,逼它们收缩信贷总额,同时政府担保全部存款的安全。如果它们活不下去,那就让咱们的五大银行(或者八大银行)收编它们。所幸的是,咱们的大银行现在都很健康。
https://www.economist.com/free-exchange/2013/09/13/reasons-to-be-bullish-on-chinese-banks
0
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