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评:What they teach you at Harvard Business School《哈佛商学院教些什么》,作者:Philip Delves Broughton.
这本英语书在我的书架上躺了十周年。这个假期我花了三天读完了。感觉真好!
它的作者偏文史哲,从牛津本科毕业后在《每日电讯报》当了十年记者。2006年他31岁,携妻带子去哈佛商学院读MBA, 在课程方面自然落后于科班出身的同学们。他是全年级唯一没有找到工作的毕业生。两年课程下来花费18万美元,一半源于贷款,压力山大,后来以写稿和做项目顾问为生,到现在为止出版了四本书。
此书分两个内容。一是以个人生活的方式,详细介绍他在哈佛商学院的若干课程内容:企业融资、战略、营销、企业家精神、谈判、领袖智慧、道德等。
他用讽刺的口吻描述了一次“团建”活动。我是一个知音。我在外资银行和大学工作了二十多年,但我只在UBS新加坡参加过一次这种活动。其他的我都躲过了。
哈佛商学院的课程基本上都是商界的案例。这种教学方法有利有弊。校方不断请各类名流来演讲和与学生交流。作者认为是一个极大的优势。不过,他也指出,人,特别是成功的人,往往有一个面具(喜欢“端着”),这让本来可以很有成效的交流打了折扣,有时不免成了名人秀,套话和假大空也相当多。几乎每个人都会大讲企业的社会责任,世界之不确定性,职业规划要长远,工作与生活的平衡,做你喜欢的事,金钱不重要,科技很重要,环保很重要,慈善很重要,等等。
某大公司的CEO在被裁掉后说,“我的女儿长到12岁,我才真正认识她”。言下之意,我退下来,正好可以跟家人多花一些时间。作者问自己,如果这个CEO事业兴旺,他会不会跟学生炫耀,自己如何在事业和家庭生活上的完美平衡?
上学时第一天,大家就开始找工作。那些套路,全球都一样:找校友,求推荐,职介会,校园招聘会,面试。全年级九百个毕业生,尽管大家在校时,奢谈社会责任,工业支柱,政府很重要,但是,没有悬念:大家还是跟着钱走。依次序去对冲基金和PE公司,投资银行,咨询公司。尽管大家奢谈中国和印度是世界的未来,但是只有一个印度人回印度,一个中国人回中国。
作者一直用轻讽的口吻讲述自己和同学们找工作的整个过程。我虽然很熟悉这个过程(当过求职者,也当过投资银行的校招的负责人),但是读起来,依然很有趣。世界上如果没有讽刺,诙谐和幽默,那该多无味啊!
作者的自嘲也随心所欲。他一边有文史哲的偏执和英国“优皮”的清高,一边对金钱有些偏好:毕竟中餐厅的大闸蟹比三明治好吃!
他被金钱诱惑卷进了商学院,在校期间又跟一个同学创办了一个互联网公司,收集各类专家的访谈录音。虽然一直未能获得融资而被迫放弃,但是他在这件事情和后来找工作时所做的努力,绝对不算偷懒。
如果他从头到尾就是一个拜金主义者,他也许会找到了一个投资银行或者咨询公司的工作,可是他半信半疑,直到失败。
作者在全书中反复阐述他对家庭,工作以及各种矛盾的看法,很坦诚,精辟。
他讽刺了学界和商界的一大恶习:不断造词,造概念(即,fad) 来掩饰自己的无知和无新意,或者显示自己的高深。本人深表赞同。我自己一直是简洁语文的奉行者。我认为,如果我写的中文不能读给我年迈的父母听,那就是不诚实和耍滑头的表现。可惜的是,中国的学界和商界完全沦陷了。有时我的同事们写的东西,被我大笔一挥,剩下了几句大白话。
作为英语文字的爱好者,我享受了作者的轻讽和无数妙语,数度击案叫绝。比如,他说,每个校招的代表都强调,他们的同事们对公司有激情,passion,听多了,厌倦不堪。他仿佛听到波士顿咨询公司的代表说,“我们去上班,好比带着呼吸短促的性爱” We bring a panting, sexual intensity to our work.
富达基金的代表似乎在说,“我们的分析师对上市公司的基本面的专注犹如颤料的性高潮!” Our analysts share a knee-trembling, quivering, orgasmic degree of focus on company fundamentals.
高盛集团的CFO似乎在说,“我们招的人必须对业绩有疯狂的痴迷,对办公室的一切依依不舍,忘掉了其它一切。....” In the people we hire, we expect to see a stalkerish obsession with financial performance and a downright creepy fascination with the office and all that goes in there, to the exclusion of anything else, ....
读书不光是为了学东西。享受也很重要。这本轻轻的小书,有不少地方值得品味,不象国内的很多充版面的书,废话连篇,还是精装,拿着又重。
0
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