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

阅读:0
听报道
美国联储主席伯兰克在退休后跟学生们讲,经济学只能用来解释过去,预测未来嘛?没什么用。我的理解是,经济学是我们这些选错了专业(而又不会干别的事情)的人们的一个谋生的借口。跟算命先生和历史学者无异。大家不要太当回事。
 
下面是我2011年在国信证券的讲话。
 
今天,我想谈我们如何滥用经济学。我们学经济学的人通过赎卖经济学而谋生。但是,你没有理由一定要当牺牲品。
 
首先,各个经济变量的关系是不稳定的,不可靠的,非线性的。把经济学转化成投资决策还要跨越一道道鸿沟。所以,经济学对于绝大多数投资者来讲,只是一个累赘。
 
经济学不是科学,不能用对待物理反应或者化学反应的态度来对待它。虽然近五六十年来,海外学者费尽心机,试图把数学的精准引入经济学,但是,他们的努力还只是点缀而已。对于投资者来讲,经济学天天受到检验和挑战。分析经济现象和资本市场时,理性的态度是谈论概率:如果这件事发生,另外一件事情有可能发生。当然,别的力量随时可能冒出来抵消或放大这件事的影响,而且时滞有长有短。
 
在研究中,我们经常犯如下的错误:
 
(1)试图做精准或者短期的预测,比如下个季度的金价,股价,铜价,物价。又比如,我们把6%跟8%的差别当太大一回事。实际上,6%可能大于8%。
 
(2) 我们的很多研究报告很牵强,不光是研究报告的读者认为牵强,甚至连分析员本人都知道牵强。我承认,我也没少写那样的报告。比如,两件一前一后发生的事情经常被无端说成有因果关系。有些经济现象发生过两三次,就被认为是规律;人们划一张图,把坐标扭曲一下(比如,求增长率,求对数,平移坐标,等等),就说,“你看,这两个变量多么相关啊!”人们全然不顾样本太小和逻辑不通这一类的麻烦。还有:如果8年的历史数字不支持他的某个偏见,那么他就把时间定在7年或6年。
 
(3)在信息污染中挣扎。九十年代,格林斯潘被大家吹捧成了神明。我当时在外国投资银行做经济师,听说他老人家每天关注120个经济变量。我佩服得不得了。后来,我转为个股分析员,又听说巴菲特做企业的净现值折现(DCF)做30年长。我同样佩服得五体投地。我连明年的现金流都无法预测,更别提30年以后的现金流。
 
我认为,券商每天的研究报告都太多,分析员们对每件事都立刻有评论,不免失去了真正想问题的时间,和必要的距离。比如,每个券商每天都有“每日智慧”、“每日快报”一类的出版物。我把这种现象叫“踩噪音”。在这方面,我本人以前犯了很多可笑的错误而不知道。在一个高度竞争的行业,这种状况可以理解,分析员都怕被人遗忘。
 
世界各国政府部门多,统计数据多,官员多,研究报告多。投资者即使一天到晚什么也不做,也无法跟踪所有这些。况且,这些噪音跟投资真的有关系吗?
 
巴菲特说,股民的频繁买卖不叫投资,一夜情的加总不能叫作浪漫。在经济学领域,我们可以说,对新闻垃圾和统计数字的评论不能叫经济学。美国教授 Paul Krugman 说,那最多只能叫“上上下下的经济学”。
 
如何把经济学里面的一些基本原理引申到投资决策?我看小心为妙。利率下降是否一定刺激资产价格?汇率下调是否一定刺激出口?刺激了出口难道就是好事?股民应该为之高兴吗?GDP增长加快对于股市是利好吗(想想2000年到2005年)?放慢是坏事吗?通胀率下降一定有利于股市吗?强制退市好吗?国际板好吗?
 
我认为,所有这些问题的答案都是“不见得”。
话题:



0

推荐

张化桥

张化桥

1392篇文章 2年前更新

香港慢牛投资公司董事长。瑞士银行11年 (研究主管/投行副主管)。86-89年任职人行总行。五年(2001-05)"机构投资者"杂志评选的中国分析师第一名。

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