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人进口芯片、大豆或者任何东西,想用人民币支付。但是对方不要人民币。为什么?
因为他们不信任中国的这个、那个。你懂的。
但是,有一个最现实的问题:人民币不能随时地兑换成其它货币。如果能够随时地兑换,那么即使人民币的汇率波动十分剧烈,对方也可以对冲。但是中国当局拒绝人民币的随时兑换,才给了人民币的国际化一个毁灭性的打击。
怪谁?怪我们自己。
八十年代中国的国库劵根本卖不出去,连我这样的央行干部都拒绝买。最后,政府只好强迫公务员购买,从我们毎个月的工资里直接扣10-15元。而且,虽然国库劵的利率超过10%,超过存款利率,但是我们都把它当垃圾。我们经常用六、七折到农贸市场换鸡蛋、蔬菜。农民还发牢骚。
为什么?因为政府不准国库劵流通、交易,“害怕失控”。九十年代,政府才想通了,开放了国库券的流通市场。国库券立刻成了香饽饽。
你想想,如果政府今天突然宣布取消海天酱油和中石化两只股票的交易,你还会持有它们吗?
究竟是谁摧毁了人民币在海外的吸引力?你必须承认,连美国政府都做不成这样的坏事。
八十年代,央行的主任科员(科长)的月工资是46元,加5元鸡蛋补贴,4元交通补贴。所以,从我的工资中每月扣10-15元,强制买国库券,比例不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