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评:《美国陷阱:如何通过非经济手段瓦解他国商业巨头》,作者:弗雷德里克-皮耶鲁齐。
作者曾是法国大公司阿尔斯通的三大业务之一(锅炉业务部)的主管。2003-2005年为了获得印度尼西亚一个电厂设备的订单,他参与了公司对印度尼西亚议员的贿赂。美国联邦调查局FBI调查多年之后,在2013年逮捕了作者。随后的关押、审判、谈判、周折和绝望就是本书的内容。它惊险而让人大开眼界。
有几件事值得一提:
(1)作者坦承,在整个欧洲商界,行贿是系统性的、制度化的。他只是成建制的执行者之一,不大不小。每年,法国企业甚至向财政部提交一份”特别费用”清单,以便在国际招标中经由中间人向当地官员行贿。见第40-41页。在阿尔斯通,聘一个中间人需要13个干部签字认可。
(2)美国标榜司法独立,但是常常用美国的霸权地位刺探外企的经济情报,用抓捕外企高管、惩罚外企等办法消灭外国企业。它在美国通用电器GE收购阿尔斯通的能源板块中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。
(3)美国司法很黑、很残酷。
(4)美国的长臂执法几乎覆盖全球每个角落,只要你与美国有一丝关联,包括你的企业在美国上市,你使用了美元,使用美国的邮箱,你就受到美国《海外反贿赂法》的约束。
我不同意作者的部分分析。
(1)他拿出一些数据来批评美国的长臂执法偏了美国企业,而瞄准了外国企业,但是他同时也承认,在欧洲,贿赂早就根深蒂固。美国的长臂执法也不是一无是处,它对世界商界文化的净化也有帮助。
(2)美国司法部究竟有无跟GE串通,并协助GE收购阿尔斯通的能源板块,作者并未拿出证据,而只是通过各种巧合来推测。而且,GE后来发现自己因为此项收购而亏大了:这项百多亿美元的资产几乎全部撇帐了。所以,“赢家的诅咒”又显灵了,GE做了冤大头。
(3)作者受了几年牢狱之罪,固然值得同情,而且他在阿尔斯通的前老板们至今逍遥法外也确实不公平,但是这并不等于作者没罪。
我希望专门夸奖一下译者们:译得很通顺。谢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