财新传媒
2019年02月16日 22:14

普惠金融真浪漫!

金融可以有普惠的结果,但是把普惠挂在嘴上,是不诚实的表现,也是自信心不足的表现。餐馆的老板从来不说他的餐馆是普惠餐馆。他也从来不说,他开餐馆的原因是因为担心你饿肚子,或者吃饭不方便。当然,在客观上,他确实解决了咱们饿肚子的问题。   普惠只是金融的客观结果之一,是副产品,不是出发点。出发点是赚钱。
阅读全文>>
2019年02月16日 20:10

Harsh reality of China’s divide

By JOE ZHANG, MAY 3, 2001.

 The New York Times. IHT.

On a recent trip here from Hong Kong, I visited my 22-year-old nephew Donghai. Three months earlier, he had cried as he said farewell to his parents and sister in Maliang, a remote village in Hubei Province in central China. Donghai came to Beijing to work for a consultancy firm owned by a friend of mine. But a couple of weeks ago he lost h...

阅读全文>>
2019年02月15日 09:42

中小企业融资是全球性的误会

十年前,巴克萊銀行、花旗银行和MasterCard 的三个中层员工(都是美国人)出来创业,专门为香港,台湾和新加坡的商户做“流水贷”。也是一种信用卡营收的贴现贷款(保理)。资金来源于银行贷款,熟人融资。2012年香港金管局曾试图叫停他们,因为他们没有放贷人牌照,但是他们告赢了政府,理由是他们不放贷,而是做的是保理。(顺便说一下:香港的放贷人牌照由警方颁发。十分容易获得。)

我与三君见过几回。对他们的业务模式感兴...

阅读全文>>
2019年02月11日 08:58

A股为什么昂贵?

股票和其他任何资产一样,其估值都是利率的倒数(或者反相关)。中国股市的26年历史不算长,但是也不短。可是估值为什么一直这么高?同股同权的A H的差距,和A B的差距就是例子。   (1)有人说,因为中国人的投资机会有限。这显然不对。中国人投资理财产品,P2P, 私募基金,麻将,国內房地产,外国房地产,和田玉,字画,都比其它国家方便多了:花样之多,监管之松,外国人民只能羨慕。而且澳门也比较近,A股扩容的速度也很快...
阅读全文>>
2019年02月10日 22:35

不要逼迫自己买股票!

股市中多数人都有一个毛病:我们早就决定了要买股票。我们的挣扎只是买哪些股票,何时买和买多少。我们根本不愿意问一个更基本的问题:该不该买股票。

一个公司对于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估值。大股东觉得股票值5元,但是,这家公司对于散户来讲,可能只值3元或者更少。公司的管理层吃香的,喝辣的,所有的开支都在公司里报销,所以,这家公司对他们的意义更大,更值钱。但是,普通股民既没有发言权和知情权,也没有分红,当然不能用...

阅读全文>>
2019年02月10日 09:39

德国公司如何做假账

Wirecard 是德国的金融科技公司(支付),上市了多年,现在市值113亿欧元(半年前200多亿欧元,比德意志银行的市值还大)。几天前,英国金融时报FT发表了一篇长文,讲该公司在新加坡,印度,印尼和马来西亚等地的分公司近几年如何做假帐。昨天,该公司起诉FT,原因是“不道德的报道”。见图。   过去几年,该公司一直有做假账的传言。公司也做过一些调查,但是都“没有大问题”。去年,公司请律所来调查,终于有所发现。FT的报道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基于律师的调查报告。   中国企业做假帐虽然十分普遍,而且手段厉害,但是,西方的假帐也非常多。中西合璧啊!他们德国人如果一早就来华取经,这种假帐肯定不会被发现。毕竟我们在这个领域先进几个世纪。  
阅读全文>>
2019年02月09日 18:32

中国呼唤野蛮人

我细细品尝了英文版经典之作《门口的野蛮人》 Barbarians at the Gate。虽然该书有中文版,但是英文原著的奥妙绝非译者所能全部传达。

故事很简单。1989年,几家美国PE基金公司和投行用250亿美元的代价竞标,收购一家大型上市公司,RJR Nabisco。它的主营业务是烟草和食品。几个月的惊心动魄,勾心斗角,和黑箱作业之后,最后,KKR获得了胜利。收购资金主要来源于发行债券和银行贷款。

但是,胜利者的噩梦只是刚刚开始。任何好东...

阅读全文>>
2019年02月09日 10:02

美国企业为什么那么赚钱?

上周,我提到,苹果占全球手机行业淨利润的87%。有人不信,问我细节。苹果占全球手机的出货量19%,销售收入51%,净利润87%。由于苹果的手机用户一般使用的时间较长,因此苹果手机的保有量所占比率也比较高。

其实,在诸多其它行业(从大行业,到牙膏和坚果这样的小行业),美国公司都是一样的(或者类似的)领先:软件,影视,牙膏,坚果,医药,医疗器材,航空,投资银行,保险,等等。而且,它们全球征战,往往都是霸主。咱们很多国人只是不愿意知道这些“令人不舒服的事实”而已。

美国公司的厉害有三个原因:

(1)科技

(2)管理

(3)运营环境(局长不去视察,书记不干预,执照不求人,政策不常变)。

Easy!

大家不要以为我写这种文章好受。我写完了就流鼻血!

阅读全文>>
2019年02月08日 22:01

什么叫次贷?什么叫垃圾债?

定义本身并不重要。但是,当你的坏帐堆积如山的时候,你会对定义产生兴趣。我觉得,中国的银行系统以外的信贷几乎全部是次贷,包括租赁公司和信托公司的资产。很多公开发行或者私募发行的债券(不管什么评级)都是垃圾债券,或者叫高息债券。咱们的很多发行人所付的息率不高,那只是因为定价错误而已。

非银行金融机构从根本上说,就是银行的垃圾桶或者污水管道。

Why do we misprice subprime credit?

In 2011 when I left UB...

阅读全文>>
2019年02月05日 00:15

中国企业千万不要分红或回购股票

有些爱国股民说,美国公司分红或回购靠的是发债。胡说八道!   请问,如果它们的长期巨额分红和海量的回购大都来自借款,为什么它们的平均负债水平始终大大地,长期地低于中国企业的?为什么它们的利率水平大大地,长期地,低于中国的?   中国上市公司不敢分红。也不敢真正地回购(少数例外)。否则,它们会流血不止而死亡。因为本身已经负债累累,现金流太差,而且估值太高。即使它们把现金流分光,收益率也太低。  
阅读全文>>
2019年02月04日 12:17

美国公司回购风波

美国公司的现金流太好了!   今天纽约时报登了民主党的两个重磅议员Chuck Schumer and Bernie Sanders 的文章,Limit Corporate Stock Buybacks。他们说,美国上市公司在过去九年(2008-2017)花了4万亿美元回购股票,相当于利润总额的52%,另外花了30%的利润分红。企业应该把这些钱投入再生产,而上市公司太过份地顾及股民利益。云云。   诸位,你没看错。千万不要认为美国人生活在另一个世界。他们的公司不仅利润好,现金流也非常好。咱们的A股公司有这样的现金流回购和分红吗?   千万不要再谈中美估值差距了。停。
阅读全文>>
2019年02月03日 20:10

物欲横流,呛死方休!

今天的纽约时报有篇长文,Free stuff, but it comes at a price, 讲亚马逊的几千个产品评估师。十一年来,他们在全国各地,对亚马逊上面出售的各种商品进行评估,写出简洁的评语。他们的报酬不是金钱,而是他们所评价的实物。所以,一个评估师的家里可能有30支手表,12个蓝牙耳机,8个茶几,12个咖啡杯子,22个咖啡机,8个切菜刀,15件类似的衬衣,吃不完的巧克力,或者麦片粥。六个月之后,他们也可以选择把所获的商品拿去卖掉或者...
阅读全文>>
2019年02月03日 10:08

俄国商人的保护伞

这本惊心动魄的英文纪实著作,最适合长途飞行的人们。书名,"Once Upon A Time in Russia", 《从前在俄国》出自著名记者 Ben Mezrich。

俄国有句俗话,官府有人好办事儿。商人的保护伞(krysha,直译为"屋顶")比营业执照更重要。

九十年代初,汽车经销商 Boris Berezovsky 已经很富有。某天,他的座驾被竞争者的炸弹炸毁,司机身亡,他自己也受了重伤。他知道了"屋顶"的重要性。

他利用私人会所,跟叶利钦的保镖打得火热。后来...

阅读全文>>
2019年02月02日 20:20

人工智能,还是人生幸福?

书评:《AI·未来》,作者:李开复。

虽为科盲,我还是大胆地读完了这本普及书。此书把作者的生活和经历揉合在对人工智能和科技创业的分析中,很协调。我想赞赏此书的两个亮点,也指出两个不敢苛同之处。

两个亮点:

(1)我印象最深的是他对美团网(王兴)和360(和周鸿祎)的分析。作者点评了两个创业者的执着,勇敢和智慧,指出这类创业者在中国的环境下为什么必然胜出。跟其他评论员一样,作者也认为外资企业在这些快速...

阅读全文>>
2019年02月02日 12:01

咱们的国际友人去哪儿了?

自从1989年出国留学,到上个月整整30年!我读了一卡车又一卡车涉及到中国的英文书报杂志。我估计,七八成以上是讲中国坏话的:从中国贪腐到欺诈、假货, 从污染到中国游客的粗鲁,从中国金钱外交到中国留学生的作弊和奢侈,再到贸易保护主义、产业政策等等。起初,我的反应是,这个作者反华,或者不懂中国。后来,我骂作者别有用心。再到后来,我跟自己说,他们嫉妒或者害怕中国的崛起。每当中国与另一个国家有爭议,人们必然站在中国的对立面。   我问自己:外国政府是坏的,但是外国人民应该是好的啊。他们为什么也讲中国的坏话呢?   我的外籍同事们、外籍学友们、外籍朋友们只要一写攻击中国的文章,或者站在中国的对立面,我就疏远他们,直到我完全成为孤家寡人。   也许,咱们中国人可以反省一下。为什么咱们的朋友那么少?
阅读全文>>
2019年01月31日 22:46

创业者季琦的美好时光

书评:《创始人手记》,作者:季琦。

我的偶像不少,季琦算一个,而且他排在很靠前。这本书的副标题是“一个企业家的思想、工作和生活”。它确实分为三大板块。不过我只喜欢他谈工作的那个板块,在书的中间,占整本书三分之二的版面。他谈生命的真谛,艺术,愿景之类,我只是翻了一翻而已,因为我知道,反正我也读不懂。

他创办(和联合创办)了携程网,如家酒店和汉庭,都很成功。他背景贫寒,1965年出生在农村,到了上海上大...

阅读全文>>
2019年01月31日 18:35

商誉减值根本不是问题!

(1)中国绝大多数企业(不管上市未上市)的真正问题是负债累累,现金流差,科技水平低,管理水平低,核心竞争力不够。海外业务比重太小(从而风险太集中)。

(2)上市公司从总体上来说,有三大问題:一是太贵。二是小股东从法律上对大股东没有制约。三是行政干预太严重(比如大股东爆仓之后,银行不能按合同处理。等等。)

(3)国企有独特的问题,就不要说了。

至于商誉减值,就象派红股和公积金转送之类的事情一样,毫无意义!
阅读全文>>
2019年01月31日 09:02

中国股市呼唤“菜篮子”工程!

多年来,政府通过菜篮子工程,以及各种严打,让市民买到了价廉物美的蔬菜。可是,为什么在股市上不来同样的运动呢?   咱们的A股市场,货不对办,昂贵的东西太多了。有企业欺诈的原因,但是政府错误的指导思想是问题的根子。股市实际上变成了收税。而税收并没有全部进国库,而是进了上市公司的大股东的帐上。所以,有一部分捐款的属性。这是不公平之处。   反通膨,也必须反对股市的通膨。
阅读全文>>
2019年01月30日 19:20

股票真便宜是什么意思?

“股票真便宜"是什么意思?我们可以掌握这样几个标准:

(1)上市公司纷纷回购股票,不是装模作样地回购,而是大幅度地回购,穷其资源回购。

(2)大股东们纷纷增持股票。同样,不是装模作样地增持,而是大幅度地增持,穷其资源增持。

(3)新股发行被大量的公司主动叫停,而不是被政府叫停。最好看到这种状况:几乎所有的公司都对IPO失去兴趣,撤回申请,而政府只好做拟上市公司的工作,施加压力,逼他们看在国家的利益上申...

阅读全文>>
2019年01月30日 08:30

我有点儿怀旧,你呢?

 

这几个月,不少公司的债务出问题,或者业绩爆雷。让人不禁怀念八十年代或以前的日子。那时候,没有上市公司,没有审计。领导信口开河,形势一派大好,到处莺歌燕舞。   以后上市公司越来越多,连统计局的工作也更难做了。
阅读全文>>